1.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生命”,博览群书是艺术教师提高基础理论素养的最好方法。对于艺术教师而言,博览群书能让艺术教师感受知识和艺术的魅力无穷,从而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感受到知识和艺术的魅力。艺术教师要读相关的专业理论书,更要阅读大量的名著和史学。每个教师应该是一座知识的方向标,更应该是一座美与知识的方向标。艺术教师知识浅薄必然课堂语言浅薄,课堂语言浅薄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上课索然无味,又怎能指望课堂质量如何提高?坚持读书学习不仅提高艺术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还能帮助教师拓展思维,言语睿智,谈吐优雅,气质高尚,必使得课堂教学得心应手、风趣生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读书学习是提升高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2. 坚持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应该坚持教学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点滴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艺术学科中需要研究和值得研究的内容非常多,艺术教师应该脚踏实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作探究。高中阶段的欣赏课教学容易被一些艺术教师上成史论课、名人传记课和读书课。这就要求艺术教师多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好一堂出色的高中艺术欣赏课?既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又不要让教师觉得无味。高一阶段每周一堂艺术欣赏课,教师往往要在好多班级上同样一节课,如果只是一般意义的上课,连教师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何在重复多遍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寻找亮点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教学心得,做个有心人,把平时的教学心得积累起来就是很好的课题研究素材。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非常显著,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进行课题研究又对教师提出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是很难进行课题研究的,读书提高教师科研的本领,课题研究又要求教师多读书。坚持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高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3. 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艺术人才 一个好的艺术老师应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扎实的专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和人才,也是教师自我开拓创新的基础。农村艺术教师要勤练习,做到术业有专攻:艺术老师在圆满完成各类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从自己专业中确定一项目:(如舞蹈、歌唱、编排、技能、乐器、合唱指挥、课外活动组织能力等)进行深入学习,以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与艺术创作,这样既陶冶情操,又启迪智慧,开阔教学视野。教师的业务水平会不断提高,并且使教学中的示范更加规范、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教学实践,优化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是处于被动的服从关系,这种方法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艺术教师应该把教学重心从灌输知识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备课时,应力求不断丰富授课方式、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应该让课堂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在传授艺术知识时,还应加强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教育学生加强个人修养和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教会同学们养成勤于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激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参与竞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多多鼓励,且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们满怀信心地去学习和探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以宽容心善待学生,并以积极正面的情绪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注重教学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了解最新艺术学科的前沿动态。否则,教师在教学上会出现“贫血”现象,会盲目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无意义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对艺术教师素养提出全新挑战,艺术教师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新角色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论文答辩 |